中国肉类工业主要包含畜禽的屠宰、肉的冷却、冷冻以及冷藏、肉的分割以及肉的包装营销等内容。随着我国肉类生产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肉类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输方面也有了飞速的进步,可以看出我国肉类加工技术水平以及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肉类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显示:
肉类加工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肉制品市场规模突破了2万亿元。与巨大的市场空间相对应的是,传统国产品牌大多主打低端市场,这些产品的特点是,价格低廉、用料粗糙、多含有防腐剂等添加剂。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肉制品消费量占比仍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肉制品消费量,其中发达国家的肉制品消费比例超过了70%,中国肉制品消费比例仅为13%,行业还有较大发展潜力。从肉制品市场份额方面来看,低温肉制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已经超过65%。
近几年肉类加工经历了从冷冻肉到热鲜肉到冷却肉的发展轨迹。速冻方便肉类食品发展迅速,成为许多肉类食品厂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肉制品逐步走向现代化,传统的作坊制作向现代化工厂挺进;西式肉制品发展势头强劲;利用肉制品腌制、干燥成熟和杀菌防腐处理等高新技术,开发出低温肉制品、保健肉制品等。
我国畜产品产量增长迅速,2019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万家,吸纳农民就近就业3000多万人,辐射带动1亿多小农户。
肉类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肉类加工行业正进入消费升级,低温肉制品行业用户持续增长,且生产、研发技术农村加工,到供应链、运输等环节各方面基建趋于完善。
“健康饮食”表现在肉制品方面,除了安全、卫生之外,低脂、低盐等更多元化的健康产品亟待加速开发。另一方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肉品加工的发展趋势,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综合这两点来说,肉制品正悄然进入以健康为特征的新时代,更具健康属性的产品将成为当今新都市消费者的首选肉品加工的发展趋势,更具健康特性的产业链将成为未来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报告在总结中国肉类加工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本报告是肉类加工行业生产、经营、科研企业及相关研究单位极具参考价值的专业报告。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国肉类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